|
本周,黄金市场迎来了一场“意料之中”的暴跌。周二金价单日重挫6.3%,创下2013年以来最大跌幅。然而这场暴跌不仅没有引发恐慌,反而点燃了全球散户的抄底热情。 在新加坡BullionStar门店前,排队购买黄金的顾客在开门前就排起长龙;美国经销商Money Metals Exchange的订单应接不暇。副首席执行官Pete Walden表示:“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繁忙的一天,买家远多于卖家。”
专业机构对这次回调并不意外。贵金属精炼商MKS Pamp的研究主管Nicky Shiels早在暴跌前就警告,黄金已是“过度延伸的拥挤交易”。多数分析师认为,这只是一次“健康回调”,反而有助于黄金牛市更持久。 摩根大通分析师Gregory Shearer预测,投资者的获利了结将被央行等买家的逢低买入吸收,他更看好金价在明年第四季度突破5000美元大关。
然而,在一片乐观声中,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发出了不同声音。他指出,支撑金价飙升的“贬值交易”逻辑存在隐患: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低于4%、美国9月实现预算盈余、美元指数未破4月低点,这些都让做空美元、做多黄金的交易基础显得脆弱。
回顾2011年的教训,当金价创下1921美元高点后回落,尽管当时分析师一致看涨,黄金却花了整整九年才重回高点。如今,在散户狂热抄底之际,这个历史教训值得每个投资者深思。
|